包镍多壁碳纳米管 8-15 nm

货号:100326 编号:XFM52

CAS号:1333-86-4 规格:长度50微米 镍含量60wt%

包装:10 g 保质期:365天

保存条件:常温干燥避光

可选
请选择规格参数
  • 商品详情
  • 客户文章
  • 特邀评论
  • 工业应用
  • 产品咨询

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包镍多壁碳纳米管 8-15 nm

英文名称:Ni Coate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8-15 nm


产品概述

包镍碳纳米管是一种由碳纳米管和镍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镍均匀地包覆在碳纳米管表面。通常,多壁碳纳米管作为增强体材料,有非常高的轴向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并且具有密度低、化学稳定性好、耐高温等优良特性。CNTS能有效改善基体材料的强度、硬度、耐磨性及热稳定性。但是碳纳米管容易发生缠绕和团聚现象,并且碳纳米管表面结构几乎完整,只有少量的活性基团,导致其反应活性低,与金属基体润湿性差。研究表明,超声分散与表面镀镍可以有效改善碳纳米管的分散性并提高其表面活性。CNTS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金属基合金增强体,本产品采用化学镀,成功在碳纳米管表面镀覆了一层金属镍,在金属基体中分散性增强。


技术参数

颜色:黑色

直径:8-15 nm

内径:3-5nm

长度:~50 um

镍含量:>60wt%

碳管含量:>38wt% 

堆密度(Tap Density):0.83 g/cm


产品特点

高催化活性:镍纳米颗粒作为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载体作用下,镍纳米颗粒的催化活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催化多种化学反应。

稳定性与分散性:多壁碳纳米管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分散性,防止镍纳米颗粒的团聚和失活,从而延长催化剂的使用寿命。

高导电性:多壁碳纳米管本身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镍纳米颗粒的加入可能进一步增强其导电性能,使得包镍多壁碳纳米管在电化学电极材料中具有广泛应用,如燃料电池、电容器等。


应用领域

能源领域:可作为电极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中,提高储能器件的性能。

催化领域:可用于高效催化剂,应用于废气净化、水污染处理等。

电子器件领域:可用于制造高性能复合材料,应用于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等领域。

生物医学领域:可用于生物传感器、药物输送、组织工程等领域。

其他领域: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环保等领域


其他信息
如您想了解更多产品详情,可拨打电话400-025-3200,您也可以发送邮件到sale@xfnano.com咨询

Direct ink writing of thermoresistant, lightweight composite polyimide honeycombs with tunable X-b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properties

发布时间:2023

先丰包镍碳管助力芯鞘结构 CNT@Ni-CNT 纤维基多功能织物用于应变传感和电磁屏蔽吸收

文章内容概述

本研究基于同轴湿法纺丝技术,成功构建了具备梯度导电网络结构的芯-护套型碳纳米管复合纤维(CNT@Ni-CNT),并将其进一步织造成柔性多功能智能织物,兼具高性能应变传感与电磁干扰(EMI)吸收屏蔽能力。所得纤维通过精确调控芯层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包镍多壁碳纳米管(Ni-CNT)之间的比例,实现了优异的导电梯度调控与结构集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纤维传感器在宽应变范围(0–210%)内具有卓越的线性响应(R² = 0.99)和高灵敏度(GF = 81.58),同时展现出超过30,000次机械循环下的优良稳定性。

在电磁屏蔽方面,CNT@Ni-CNT织物在X波段(8.2–12.4 GHz)频段中表现出良好的总屏蔽效能(最大EMI SE为20.07 dB),其中吸收贡献比例高达46.25%,明显优于传统以反射为主的屏蔽机制。此外,构建的织物被集成至柔性可穿戴传感手套中,可实现多通道手势识别与实时无线人机交互控制,即便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亦能稳定传输信号,显示出极高的应用潜力。

创新点

本工作首次将导电性梯度设计引入至同轴湿法纺丝构建的一维传感纤维中,实现了Ni-CNT护套与MWCNT芯层之间的功能分离与协同耦合。通过这种空间结构的设计策略,有效克服了柔性应变传感器中“高灵敏度-宽应变范围-强EMI吸收屏蔽性能”难以兼顾的技术瓶颈。同时,本研究提出了一种以吸收为主的电磁屏蔽机制,显著降低了反射对环境的二次污染风险,为可穿戴电子系统中柔性功能器件的集成提供了新思路。

产品使用感受

实验中选用包镍多壁碳纳米管8-15nm Ni-CNT(编号:XFM52,Ni含量 > 60 wt%,直径 8–15 nm),该材料在有机溶剂中展现出优异的分散稳定性,制备过程重复性良好、均匀性高,是构建高性能多功能柔性器件的理想构建单元。

实验中采用的多壁碳纳米管(编号:XFM01)质量也十分优异,这个产品整体感受是,非常轻,分散性很好,跟原料混合得也很均匀,能比较容易地在体系中构建出导电网络的形貌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后续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提升非常有帮助,同时也有利于整个电化学性能的稳定,比如循环寿命、倍率性能这些方面,整体表现都挺不错的。

个人及课题组介绍

导师:杨平安副教授

第一作者:邵一前

研究方向:软体机器人、柔性传感器与具身智能、电磁防护

使用先丰产品发表的文章:

Core-sheath structured CNT@Ni-CNT fiber-based multifunctional fabric with high-sensitivity, wide-range strain sensing, and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absorption, Chem. Eng. J. 2025, 512, 162358


姓名:
联系电话:
邮箱:
咨询主题:
咨询内容:
回复方式:
快递服务

江浙沪皖用户邮费为10元,其他地区用户邮费为20, 国际运费请咨询sales@xfnano.com。购买满 500.0 元免运费。如果库存显示为0, 请电话或邮件和销售确认,免费热线电话:400 025 3200邮件:sale@xfnano.com 感谢您的支持!

推荐商品
热销 单层石墨烯粉末物理法
热销 氮掺杂石墨烯粉末
热销 ACS Material 一步转移石墨烯薄膜 1cmx1cm
热销 ACS Material 一步转移石墨烯薄膜 5cmx5cm
热销 单层氧化石墨烯 粉末
热销 机械剥离氧化硅/硅基底单层二硫化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