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墨烯导电浆料(油性)
货号:101456 编号:XF181
CAS号:7440-44-0 规格:片径:1-5μm,含量:5.0wt%溶剂:NMP
包装:1 kg 保质期:180天
保存条件:常温干燥避光

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 石墨烯导电浆料(油性)
英文名称:Graphene electric oily slurry
产品概述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形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具有众多独特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石墨烯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48年,当时奥地利科学家鲁斯和瓦格最早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拍摄了少量石墨烯层的图像。2004年,英国科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罗夫成功剥离出单层石墨烯,这一发现引起了广泛关注,并为他们赢得了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是一种二维结构的碳单质,单层石墨烯由单层碳原子构成。每个碳原子以sp²杂化形式连接形成六元环蜂窝状的二维结构。石墨烯中的C-C键长约为0.142nm,键角为120°,厚度仅为0.35nm。
石墨烯是目前已知强度最高的材料之一,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和光学性能。它的电阻率小,导电性能优越,在室温下即可观察到量子霍尔效应。此外,石墨烯还具有透光性和非线性光学特性。
石墨烯的反应活性主要集中在边界基团和平面缺陷处。它可以在高温下被氧化或与氧化性酸反应,生成CO、CO₂等产物。石墨烯也可以连接含氧基团生成氧化石墨烯,或连接其他基团生成相应的衍生物。
石墨烯可以通过机械剥离、化学气相淀积、氧化还原、电化学等方法合成。
技术参数
石墨烯微片含量: 5 wt%
石墨烯片径: 1-5 μm
分散剂含量:0.5 wt%
NMP含量: 94.5 wt%
粘度:~3000 mPas
产品特点
粘度适中,可达3000-5000 mpa·s,容易施工,可打印性良好。
易于复配成不同浓度的油性性涂料。
易分散,机械搅拌即可重新分散。
应用
散热材料领域:可用于 LED 灯具等产品的散热,系统成本至少可以降低 30%,也可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大功率节能 led 照明、卫星电路、激光武器等的散热;
汽车领域:可应用于汽车润滑油、动力汽车、汽车夜视功能、汽车轮胎等,极大地减轻电池重量从而降低整车质量,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大大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充电速度;
能源领域:可用于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太阳能电池等新型能源装置;
复合材料领域:可用于生产性能更强的新一代聚合物和复合材料;
涂层领域:可用于从玻璃到金属的各种表面,提高防腐蚀性能、新一代防水设备等;
导电印刷和包装领域:可提供高导电性、柔韧性、高速印刷和低温固化,为特殊应用打开了印刷电子产品的大门。
其他信息
如您想了解更多产品详情,可拨打电话025-68256996,您也可以发送邮件到sale@xfnano.com咨询



江浙沪皖用户邮费为10元,其他地区用户邮费为20, 国际运费请咨询sales@xfnano.com。购买满 500.0 元免运费。如果库存显示为0, 请电话或邮件和销售确认,免费热线电话:400 025 3200邮件:sale@xfnano.com 感谢您的支持!
利用新一代扫描隧道显微并结合原子力显微技术,从事单分子,单元子,低维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产品使用感受:
我们课题组从开始以来都致力于二维材料尤其是黑磷的研究,所以对黑磷的需求量巨大也对各个品牌的二维材料有所了解。从2016年开始对黑磷的电化学剥离进行深入研究,该课题也发表于chemistry materials。为了确保实验的可重复性,我们的电化学剥离实验分别用了来自HQ, smart element 和XF nano的bulk black phosphorus. 从实验结果和黑磷的质量来对比,XF nano的块状黑磷与HQ 和smart element 的质量几乎没有区别,结晶度很高,而且剥离出来的少层二维黑磷片的质量也很高。但是XF nano具有相对来说价格便宜,发货快,服务好的优点。我们在新加坡买HQ, smart element的黑磷至少两个月才能到货,手续复杂。但是XF nano给我提供了便捷的购买方式,让我的实验也加快了进度,而且还便宜。所以在后来,我们实验室几乎都是买的XF nano的二维材料,包括graphene, CNT, BN等。我后来的课题也是用黑磷,合成单原子催化剂,所以一如既往的都是用XF nano的材料,当然使用感受也是一如既往的靠谱,质量一如既往的好,而且相对便宜,这个课题也是成功的在AM上发表。所以我也感谢XF,合作互赢。
文章内容概述:
作为均相和非均相催化的桥梁,单原子催化剂因其独特的催化性能和最大的原子利用率成为异相催化的研究热点。目前绝大多数的单原子催化剂都是基于载体上电负性较大的杂原子(氮,氧等)来锚定金属原子,因此该类单原子催化剂往往呈现出高价态。该工作利用材料本征缺陷为锚定位点,以黑磷为基底通过ALD方法合成了钯单原子催化剂(Pd1/BP),得益于黑磷载体对钯的独特 “配位”效应和磷元素较低的电负性,该Pd1/BP中钯呈现出零价金属特性,并基于此特性研究了Pd1/BP在炔烃选择性加氢中的应用。该文章展现了首次实现以黑磷二维片为基底,用ALD的方法合成零价金属单原子Pd1/BP催化剂,并在选择性的加氢反应中有99%的活性和选择性。
创新点:
黑磷通常与其他材料复合,运用于电化学催化。该文章实现了黑磷载体的单原子催化剂的成功合成,并将其运用于的有机催化反应中。而且通过调控黑磷载体的环境和性质来达到调控单原子催化剂价态和性能的目的。这为基底金属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文献参考,也为通过设计单原子结构性能并有针对性的合成提供指导方向。另一方面,在均相催化中,膦配体在稳定和活化中心金属原子,微调反应转化选择性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该工作利用黑磷“配位”效应制备的Pd1/BP单原子用于炔烃选择性加氢体现了该类单原子催化剂在替代传统基于膦配体均相催化上的潜在应用价值。
课题组方向:
课题组主要利用新一代扫描隧道显微并结合原子力显微技术,从事单分子,单元子,低维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研究。在此基础上,同时发展了扫描探针显微技术直接用于研究单分子,二维材料相关器件,并实现了精确调控单分子的电荷和自旋及其二维材料能带和激子效应。课题组也致力于研究发展基于二维材料载体,原子级精确的单元子和单团簇新型催化剂。在Nat. Mater. , Nat. Nanotech.,Nat. Electron., Nat. Commun. Sci., Adv. 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