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1-5层
货号:102145 编号:XF224
CAS号:7440-44-0 规格:浓度:0.5 mg/ml 厚度:1-5层 溶剂:水
包装:100 mL 保质期:180天
保存条件:常温干燥避光

产品名称
中文名称:氧化石墨烯分散液 1-5层
英文名称:Graphene oxide dispersion 1-5 layers
产品概述
氧化石墨烯(英文:Graphene Oxide,简称:GO),是石墨向石墨烯转变过程中的一类衍生物,即石墨氧化后经过超声剥离、分散和粉碎后得到的片层状物质,于1859年由牛津大学化学家本杰明·布罗迪(Benjamin Brodie)发现。
氧化石墨烯属于单原子层厚度的二维结构纳米材料,由sp2、sp3杂化的碳原子共同组成,其结构中存在羟基、羧基和环氧基等多种含氧亲水性官能团,在水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主要有氧化法、溶剂剥离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微机械剥离法、金属表面外延法等,其中最为简便、成本较低、能够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制备方法为氧化法。氧化法分为Staudenmaier法、Brodie法、Hummers法、Offeman法等。
由于具有制备成本低、成膜性好、比表面积大、易官能化等特点,氧化石墨烯在储能、电池、光催化、生物医学、传感器、水处理等领域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广泛应用于改性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氨酯、聚乳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发泡材料。
技术参数
浓度:0.5mg/ml、1mg/ml、2mg/ml
层数:1-5层
片径:0.2-4 μm
溶剂:水
制备方法:Hummers-Sonication
产品特点
1.良好的分散性:氧化石墨烯在水介质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这使得它在许多应用中能够更容易地与其他材料混合。
2.易于官能化:其表面含有多种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和环氧基等,这些官能团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修饰,从而赋予氧化石墨烯新的性能。
3.活性位点多:制备的反应过程中产生较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4.特殊的光学性质:氧化石墨烯在可见光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吸收,并且其光学性质可以通过改变其结构和官能团进行调节。
5.电学性质:虽然氧化石墨烯本身是绝缘体,但经过还原处理后可以恢复一定的导电性,并且其电学性质也可以通过掺杂等方式进行调控。
应用
电子产品:许多电子设备都可以用氧化石墨烯作为其中一个元件的基本材料制造,经过氧化石墨烯还原后的场效应晶体管已被用作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
能源储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纳米复合材料已被用于锂离子电池的高容量能量存储。大表面积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可作为超级电容器中的储能材料。
生物医学:氧化石墨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一种应用是作为药物递送结构中的元素。功能化的纳米氧化石墨烯可用于抗癌药的靶向分布。
生物传感器:氧化石墨烯作为一种荧光猝灭材料,可应用于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效应的生物传感器。
环境保护:氧化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可以用于处理有害气体,也可以将空气污染物转化为一些有用的能源资源。
其他信息
如您想了解更多产品详情,可拨打电话025-68256996,您也可以发送邮件到sale@xfnano.com咨询



江浙沪皖用户邮费为10元,其他地区用户邮费为20, 国际运费请咨询sales@xfnano.com。购买满 500.0 元免运费。如果库存显示为0, 请电话或邮件和销售确认,免费热线电话:400 025 3200邮件:sale@xfnano.com 感谢您的支持!
基于氧化还原石墨烯(rGO)压力传感器和摩擦纳米发电机的自供电测控系统
文章内容概述
通过简单、低成本的工艺制备了一种激光诱导石墨烯(LIG)电极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布基压力传感器。其中LIG的多孔微结构可以提高布基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该压力传感器的性能高、成本低,并具有环保性,可以检测微弱的动态身体信号和微小的静力差异。此外,结合该团队先前研究成果,构建了由布基压力传感器和LIG电极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组成的自供电测控系统,由此说明rGO布基传感器在自供电可穿戴设备、智能皮肤和人机交互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创新点
本项工作提出的LIG电极的rGO布基压力传感器制备工艺简单且成本低。LIG电极不仅有助于提高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从20.6 kPa-1到30.3 kPa-1),而且还提高了TENG的转移电荷密度(从160 μC/m2到270 μC/m2)。鉴于这些优势,构建了由基于rGO的压力传感器和TENG组成的高性能自供电测控系统,其在自供电可穿戴设备、智能皮肤和人机交互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产品使用感受
我们团队使用的是先丰纳米出品的氧化石墨烯分散液(XF224),我们买了很多次同款产品,制备出器件性能保持稳定。并且经过长期使用后,产品的稳定性也很好,保质期也长。客服在使用前期能热心的解答各类问题,对产品的选择起到了很大的帮助,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值得推荐。
课题组研究方向
重庆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导师李剑、黄正勇
研究方向为面向输变电装备智能化和安全稳定运行,输变电设备绝缘在线监测的新型传感器及电气设备状态评估、微纳能源收集技术、高性能天然酯绝缘油、高导热材料、超疏水涂层等方向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
使用先丰产品发表的文章Laser-induced graphene (LIG)-based pressure sensor and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owards high-performance self-powered measurement-control combined system,Nano Energy,2022